
發布時間:2016-06-17
報告題目1:合成方法學促進藥物發現研究
報告人:柳 紅 研究員 (上海藥物研究所)
報告題目2:Data-driven Drug Design: Method Develpment and Application
報告人:鄭明月 研究員 (上海藥物研究所)
時間:2016年6月23日14:30 – 16:30
主持人:許永 研究員
地點: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A201
報告人簡介:
柳紅研究員于1999年獲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進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至今?,F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和藥物設計研究。近年來緊扣“新藥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優化”這條主線,構建了“有機合成新方法促進藥物發現”新藥研究技術體系,主要針對感染性疾病、腫瘤、代謝疾病以及老年性癡呆等重大疾病進行新藥創制研究,發現了一批具有深入研究價值的先導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正在進行全面的臨床前研究。圍繞藥物分子的優勢骨架,系統開展了新的有機合成方法學研究,發展了一系列具有原始創新、高效的合成方法體系,構建了含有6000個分子的多樣性“優勢骨架雜環庫”。其中在Chemical Reviews、Angewandte Chemi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Chemistry & Biology、Organic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雜志發表論文230余篇,影響因子達860.7。申請專利43項,獲得發明專利證書13項,實現技術轉讓3項,參與9本專著的編寫。近年來,獲得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稱號(2010),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第二屆“杰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稱號(2010),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2012),賽諾菲-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優秀青年人才獎(2009),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2011)等獎勵和榮譽。
鄭明月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員,碩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于中國海洋大學藥學院獲藥物化學學士學位,2006年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藥物設計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加入上海藥物所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2015年任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藥物設計學、化學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谏鲜鲅芯糠较?,主要從事抗腫瘤和抗病毒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結構優化,藥物設計方法發展和藥物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和毒性(ADME/T)等成藥性質評價。通過綜合運用計算生物學、化學信息學等手段,結合藥物化學合成及藥效、藥代和安全性評價體系,提高藥物設計方法在先導化合物發現和結構優化方面的成功率和實用性。近年來,共發表SCI論文70余篇,參與4部專著的編寫;在Trends Pharmacol Sci、J Med Chem、J Chem Theory Comput、Bioinformatics和Mol Pharmaceutics等雜志發表通訊或第一作者論文30余篇。參與申請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4項,其中已獲得發明專利授權4項,軟件著作權2項。近年來,獲得上海藥物所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2013),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2013),中國藥學會施維雅青年藥物化學獎(2014),賽諾菲-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優秀青年人才獎(2015)等獎勵和榮譽。
附件下載:

